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2022年4月修订)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及时控制、减轻和消除校园新冠疫情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通知》《教育系统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运城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精准防控,高效处置,组织制定校园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区域内发生师生发热、红黄码、全员核酸检测,校园内因疫情防控发生舆情或运城市、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指挥体系,做到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精准施策,快速控制突发疫情。
(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针对疫情突发事件,始终将师生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校园管控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和纾困解难,及时回应关切,守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三)校地协同,联防联控。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和“四方责任”,服从所在地统一指挥和调度,纳入属地网格化管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与属地街道(社区)、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安机关无缝对接、协同作战,以环环紧扣的“工作链”确保疫情防控高效开展。
(四)严格管控,科学防控。坚定坚决精准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堵住风险漏洞,加强校门管控和校园管理,管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做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全力以赴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1.5 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级标准详见附件4。
2 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由校、院两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
2.1 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指挥部 指 挥 长:张 辉(校长)
副指挥长:畅 明(副校长)
成员:陈 伟(副校长)
陈 平(副校长)
周 杰(长江源公司总经理)
吴 超(校长助理)
师超红(校长助理)
刘怀瑞(校长助理)
成员单位: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保卫处、网信中心、各二级学院。
2.2 学校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校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校办公室。校长助理刘怀瑞兼任学校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设立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及办公室,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本单位突发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处置。
2.3 专项工作组
专项工作组,指导各学院、各部门按要求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10个专项工作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流调转运组、核酸检测组、健康管理组、管控督查组、志愿服务组、心理干预组、后勤保障组、宣传引导组、教学运行组。
专项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详见附件3。
3 监测和预警
3.1 事件监测
根据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形势、种类和特点,划分监测区域,完善监测网络,确定监测哨点,明确监测任务,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开展应急监测。
校办公室负责流调管控人员、红黄码人员、隔离人员进行监测,并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国家省市区相关信息进行监测。
后勤处组织校医室,对师生发热、就诊、购药等进行监测。
保卫处负责对进出人员的健康码、体温、跨省来访人员区域等进行监测。
学生处组织各二级学院落实日常晨午晚检、健康码查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
人事处处组织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落实教师和在校居住家属日常晨午检、健康码查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
后勤处组织各相关部门落实工勤人员、服务人员和校内合作单位、长江源公司的日常晨午检、健康码查验、因病缺勤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
3.2 风险评估
校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校办、后勤处、保卫处、人事处、学生处等部门开展日常和应急监测数据分析。必要时,同时咨询当地疾控、卫健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联合会商,对发生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可能性及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提出风险沟通、应急准备和防范等对策,明确预警等级和范围。认为可能发生较大、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向学校指挥部报告。
3.3 预警发布
学校指挥部根据省市区有关规定和通知,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和通告。
3.4 预警行动
进入预警期或指挥部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种类、特点和危害,采取下列多项措施:
1.启动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有关工作组、成员单位、应急队伍等进入应对或待命状态;
2.筹集、调拨医药和防护消杀等必需物资;
3.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技术和能力准备;
4.采取必要的预防性措施,化解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公共卫生风险;
5.强化监测,及时收集、分析、研判有关信息;
6.公布咨询电话,适时发布健康提示;
7.开展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回应师生和公众关切,遏制谣言传播。
3.5 解除预警
经分析研判,不可能发生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或风险已经消除的,指挥部应立即宣布解除预警,终止预警期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4 信息报告、通报和发布
4.1 信息报告
4.1.1 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
校办、后勤处、保卫处、人事处、学生处、校医室等监测部门,以及各单位、各学院、班级等部门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4.1.2 流程报告
1.师生发热:
患者或检测人发现有发热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学生直接报告辅导员,教职工报告部门负责人,患者立即原地不动,带好口罩。
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佩戴口罩,到达现场,带领患者全程无接触的达到校医室。同时立即上报学生处或人事处。
校医室判断病情,如果患者发热,但无可疑症状,由校医将患者转至学校隔离室,并由校医关注患者健康状况和指导就医。
校医室判断病情,如果患者持续发热或出现可疑症状,由校医立即拨打120急救车,并将患者暂时转至学校隔离室。
校医室通知校指挥部办公室,校指挥部办公室安排相关部门对本宿舍学生在原宿舍隔离或本部门教职工在本部门办公室隔离。
患者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医院发热门诊诊断,如果排除新冠肺炎,同宿舍或同部门人员解除隔离,学生返校,由校医关注患者健康状况和指导就医。
患者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医院发热门诊诊断,如果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上报学校指挥长,并启动应急预案。
2.发现红黄码:
(1)门卫发现红黄码:
核验发现红码人员,门卫禁止其进入学校并立即管控当事人,立即报告校指挥部办公室,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盐湖区防控办,由盐湖区防控办派专人和120急救车运至运城市集中隔离管控。
核验发现黄码人员,要禁止其进入学校,门卫告知其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立即返回驻地。
(2)校内师生发现红黄码:
师生本人或核验发现红码人员,立即佩戴口罩原地自我隔离,报告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立即报告校指挥部办公室,并管控当事人,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盐湖区防控办,由盐湖区防控办派专人和120急救车运至运城市集中隔离管控。
师生本人或核验发现黄码人员,立即佩戴口罩原地自我隔离,报告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立即报告校指挥部办公室,由辅导员或部门负责人全程无接触将当事人转运至学校隔离室,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盐湖区防控办,按照盐湖区防控办要求做好后续追踪管理措施。
3.全员核酸检测:
校指挥部办公室接到运城市全员核酸检测通知,立即通知保卫处,根据核酸检测时间安排校门只进不出;校指挥部办公室通知教师组、学生组、工勤组负责人启动核酸检测工作,各组排查摸清人员底数,报告校指挥部办公室;各组集合志愿者,布置场地;校指挥部办公室联系核酸检测部门,沟通检测人员入校及监测物资到校方式,并对检测人员分组到各工作组;各组对接检测人员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校指挥部办公室与各组核对检测人员,确保不漏一人。
4.校园内因疫情防控发生舆情
网信中心检测到因疫情发生师生舆情,立即上报校指挥部办公室并继续做好监测工作,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报告学校指挥长,学校指挥长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和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舆情内容、原因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全校和社会通告解决方案,学生处、人事处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学院进行专题解读,各二级学院和部门立即深入各部门、各班级进行宣传引导和解释工作。
5.运城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
校指挥部办公室接到运城市发生疫情信息,立即通知学校指挥长,学校指挥长立即下令,全校进入应急状态,各工作组立即激活,进入战时状态。
学校指挥长立即组织各工作组合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按照《运城市学校疫情防控操作细则》第二部分9条细则部署全校疫情防控工作。
学生组、教师组和后勤保障组立即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排查,校指挥部办公室将排查结果上报盐湖区疾控中心,并按照要求落实人员管控措施。
校指挥部每日错时召开工作例会,全方位收集汇总数据、信息及突发情况,及时发现风险、堵住漏洞、解决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工作举措,全面协调人、财、物资源,高效指导全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应与属地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紧密对接,及时通报信息、提出需求。
6.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
校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校内发生疫情信息,立即通知学校指挥长,学校指挥长立即下令,全校进入应急状态,各工作组立即激活,进入战时状态。
(1)校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立即向学校指挥长汇报,并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
(2)校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校指挥部要求,下发紧急通知,立即停止校园内一切教学、科研、文娱体育等聚集性活动,半小时内确保通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要求教职员工全部在办公室待命。
(3)各工作组随即进入应急岗位,教师工作组和学生工作组立即激活志愿者体系,全部志愿者按照要求进入指定位置。
(4)医疗保障组对已发现病例,启用单人单间隔离室,同宿舍同部门其他人员立即进入学校隔离室。
(5)校园秩序组立即实施校园全封闭管理,校门只进不出。该病例轨迹涉及场所按要求实施封闭管理。立即加强校门口安保和校内安全巡查,严禁师生在校园内道路及公 共场所逗留,加强校内楼栋的物业门卫值守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确保全体师生进入相应房屋单元。
(6)学生工作组组织全校师生到室外指定位置集合,按照防护要求间隔一米,佩戴口罩,已经离校的不得随意走动。学生在学生工作组、学院、辅导员组织下有序回到宿舍待命。
(7)校指挥部办公室按照校指挥部要求,一小时内,向师生员工发送《校园突发疫情情况告知书》,简要告知突发疫情以及重点注意事项、后续工作安排等。
(8)校指挥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阳性病例活动范围与频次,配合属地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精准划分校内封控区和管控区,并做好相关管控工作,即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门、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
(9)综合协调组立即向疾控专业人员求援,第一时间向辖区疾控机构、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报告。
(10)综合协调组牵头,教师工作组和学生工作组配合,立即对全校师生人数和轨迹进行清查,做好流调溯源,全面掌握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等人员情况,确保底数清(人数清、人头清、位置清)。
(11)综合协调组牵头,教师工作组和学生工作组配合,按照属地指挥部要求,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做到不漏一人。
(12)后勤保障组立即进行校园全面消杀。
(13)按照属地指挥部要求,全校启动师生封闭式管控,并全面做好生活保障、物资保障、心理辅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4.1.3 报告内容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
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例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判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结案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应进行结案报告。
4.2 信息通报
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按照省、市、区指挥部决策,学校指挥部办公室向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汇报。
4.3 信息发布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信息原则上应由省市卫健委发布。经省市区卫健委授权后,学校指挥部办公室在市区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及时发布本市区域内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相关信息。
5 应急响应
5.1 先期处置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发生后,事发二级学院和部门迅速启动本级应急响应,学校指挥部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协同施策,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先期处置。
实行信息日报和零报,强化应急监测,开展相关人员隔离和医学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减少危害和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防事件蔓延发展。
5.2 分级响应
按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应对能力等因素,学校指挥部的应急响应由低到高设定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等级。依据响应条件,启动相应等级的分级响应,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因地制宜实施分级分类督导,统筹协调区域支援。
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响应流程见附件1。
5.2.1 一级响应
发生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指挥长向市区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并向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报告,实施以下响应措施:
首先做好先期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和衍生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学校指挥部组织各专项工作组听从省市区指挥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指令,做好配合工作。
5.2.2 二级响应
发生师生发热、运城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校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向指挥长报告,由指挥长启动二级响应。实施以下响应行动:
1.学校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单位迅速展开指挥调度和联动响应,迅速贯彻市指挥部决策部署,令行禁止,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2.召开校指挥部会商研判会议,组织有关学院和部门单位,咨询相关市级部门和专业人员,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综合评估,研究和明确处置策略、方案,依据市级部门要求,确定需要紧急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分级、分类督导执行。
3.实施发热师生病情追踪、疫情防控形势相关信息、隔离师生数据、消杀、生活保障和核酸检测等信息的日报、零报制度。强化值班值守、应急监测和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及结果应用。
4.按需配备处置人员和药品、防护消杀用品、装备等急需物资。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核酸检测等工作。做好相关病例救治费用的医疗保障工作。
5.必要时,及时向市指挥部、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请求支援、支持。
6.督导各学院、各部门,组织开展群防群控;组织各学院、各部门等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宣教;指导师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校园传播。
7.强化舆情监测,正确引导舆论。及时纠正不实、错误或片面信息。依法查处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渠道违法违规发布信息和制造谣言、散布谣言等行为。
8.维护校园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组织有关部门保障相关商品供应、平抑物价、防止哄抢,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和扰乱校园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
9.落实省市区其他的建议。
5.2.3 三级响应
发生师生红黄码事件的,校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启动三 级响应。校级指挥部派出校园秩序组、教师工作工作组或学生工作组,开展督导、协调和处置工作。校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向盐湖区指挥部报备并安排处置措施。
5.2.4 四级响应
发生师生全员核酸检测事件的,校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启动四级响应。校级指挥部派出校园秩序组、教师工作工作组、后勤保障组和学生工作组,开展督导、协调和处置工作。
5.3 响应调整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和病例的变化,由本级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咨询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调整响应的建议,报本级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上一级指挥部报告。
5.4 响应终止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最后 1例相关病例经过最长潜伏期后再无新病例出现。依据“谁启动、谁终止”的原则,由相应启动应急响应的指挥机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6 应急保障
6.1 资金保障
财务处按照按需配置、保障防疫的原则,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6.2 物资保障
根据校指挥部决策部署,后勤保障组按照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处置需要,汇总并提出药品、生活物资及防护消杀用品等物资应急需求和调拨计划。
6.3 心理健康服务保障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针对校园封闭管理实际,面向全校师生和校外隔离学生,开设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师生心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和二级学院、部门人员建立“学校-院系(部门)-班级-宿舍”四级网络作用,组建心理个案重点关怀专班,通过线上专题讲座、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对目标人群分类分层次开展精准心理健康指导。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通过线上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对全校师生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
学校指挥部对防疫一线人员和工作志愿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睡眠休息。
6.4 教学运行保障
教学运行组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要求师生员工应居家或留在宿舍,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引导组织开展线上教学,线上完成预习、作业布置、视频答疑、考核等环节,保证学生跟上教学进度。根据疫情发展变化,适时做好假期延期和实习、见习、毕业等相关工作的衔接与教学进度的调整。
6.5 紧急医疗救助
医疗保障组在校园封闭期间,应关注师生的医疗需求。各学院、各部门在接到医疗救助申请后,第一时间与学校医疗保障组联系,医疗保障组组织会诊,确定诊疗方案。如需校外就医,联系校指挥部并安排指定车辆送至定点医院就诊。人员转运期间,做好防护和全封闭管理措施,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坚决防止疫情输出风险。
7 后期处置
7.1 总结评估
校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专家学者和参与处置的人员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处置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总结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溯源调查概况、病例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终止响应后需进一步跟踪落实及常态工作相关建议。
8 附则
8.1 宣贯、培训和演练
校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预案的宣贯,对全校师生开展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知识技能的宣传和教育。校指挥部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相关应急处置培训,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急演练。
8.2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学校疫情防控办公室负责解释。
8.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2022年9月3日